深入探讨设计应用的最佳实践:提升用户体验的战略 (对设计的深入思考)

在竞争激烈的数字时代,为用户提供无缝且引人入胜的体验对于应用程序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遵循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设计人员可以创建直观且愉悦的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参与度,1.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用户至上的方法是设计成功应用程序的关键,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愿望和行为,设计人员可以创建符合用户期望的应用程序,进行用户研究以收集见…。

在竞争激烈的数字时代,为用户提供无缝且引人入胜的体验对于应用程序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遵循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设计人员可以创建直观且愉悦的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参与度。

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用户至上的方法是设计成功应用程序的关键。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愿望和行为,设计人员可以创建符合用户期望的应用程序。

  • 进行用户研究以收集见解
  • 创建用户角色以定义不同的用户类型
  • 使用情境设计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

2. 直观和简洁的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应该易于理解和导航。通过遵循这些准则,设计人员可以创建直观的应用程序,减少用户的困惑和挫败感。

  • 使用一致的视觉层次结构和布局
  • 简化导航并提供明确的调用按钮
  • 避免杂乱和不必要的元素

3. 响应设计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各种设备访问应用程序,响应设计至关重要。响应式应用程序可以适应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确保在所有设备上都能获得最佳的体验。

  • 使用流体布局和弹性元素
  • 测试应用程序在不同设备上的性能
  • 为不同的设备优化内容

4. 视觉吸引力和品牌一致性

应用程序的视觉吸引力对于创造难忘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清晰的视觉标识并将其贯穿整个应用程序,设计人员可以创建具有凝聚力和辨识


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成功打造一个App并让它具有持久发展的能力,对于所有开发者来说都是尽力追求的目标。

如何能让App为用户所接受,用户体验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在App的开发与设计中,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一直是开发者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品的用户体验目标,用户体验的价值、可抵达性、使用意愿和易用性这四个要素需要相互作用和影响。

易用性是指用户完成目标任务或指令的容易或困难的程度;价值是指产品具体可以为用户提供哪些功能、内容或服务;可抵达性是指对于用户来说,是否会使用该产品;使用意愿则是指用户对产品的功能和内容的主观体验是否有趣,产品是否足够吸引人。 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也可窥见App在开发中提升用户体验的重点。

提升用户体验,主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指呈现给用户视听上的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最直观的体验。

在设计中应当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消费者的感官技能,将五感设计应用于App界面,把App的特点和品格表达得更加鲜明,信息传达更有效。

具体要做到图像的故事化、趣味化、动态化,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合理的音画关系,从视觉图形、色彩出发,利用通感、联想,让感官进行互动,提升用户整体情感体验。 交互体验。

交互体验是指呈现在用户操作上的体验。

交互体验的满足要根据需求,将需求点转化为产品特性,在设计层面,要采用友好的交互设计和符合产品调性的界面设计,并根据产品战略定位分清主次功能,使用户既能便捷地使用功能,又能感受到产品调性。 浏览体验。

浏览体验指的是呈现在用户浏览上的体验,强调吸引性。

App的开发要根据功能的不同,对页面进行设计,使用户在浏览页面时能满足需求,并对产品形成较好的印象,推动提升用户的留存率。

例如工具类的App,由于用户使用目的明确,因此要使用户在浏览时很快满足所需;内容类的App既需要满足目的性很强的用户,又需要提供可以逛的内容,延长用户的停留时间,增加用户使用的频率和活跃度。 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指呈现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友好性。

在情感体验方面的开发与设计旨在抓住用户注意力、诱发情绪反应。

首先是在内容上,要注意内容情绪的倾向性,避免出现暴力、歧视等内容,另外在界面设计上可以增加氛围感元素,提升情感体验,还可以设计行动触发个性化反馈等,加深用户对产品的感情。 信任体验。

信任体验是指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强调可靠性。

因此在App的开发与设计中,要注重对用户信息与隐私的尊重与保护。

在进行设计与开发时,要注意设计元素的应用,开发过程要规范化、严谨化,从根本上给用户提供信任保障。 所谓用户体验,即要尽力在功能体验、视觉美感两大方面做到极致。

纵观市面上流行的,为大众所喜爱的App在内容、功能、视觉上都各有特色,但本质核心都是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使用体验。

无论做任何开发与设计,最核心的内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人。

在做开发时,对产品功能、信息架构的研究是基于对人的研究的基础和结论之上的。

脱离了用户,产品的开发就是无意义的。

在提升用户体验上,开发者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不断创新,开发更多受用户所喜爱的、乐于使用的App产品。

【蓝湖大咖访谈】美图黄毅:用户体验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本期大咖:黄毅 16 年产品设计经验,曾任职于国美在线、京东、网络、360 安全卫士等互联网大厂,现任美图商业产品体验设计部高级设计经理。

在产品内容越来越同质化的背景下,用户体验设计的价值不言而喻。

毋庸置疑,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时间、投入和努力。

但实际上,先不管 “用户体验” 能否被 “设计”,既然你尝试去改变或者影响用户的体验,那么这样的工作肯定涉及产品的多个方面,既着眼于宏观,还参与到产品的前期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迭代过程中,但最重要的还是用户。

本期大咖访谈,我们邀请到了美图高级设计经理黄毅老师,他分享了自己对用户体验设计的见解,以及团队文化、素质提升、职业选择方面的内容。

相信不管是工作了几年的设计从业者还是设计小白,都会收获颇丰。

用户体验设计 1 设计体验与用户连接 首先,用户体验设计源于人体工程学,1995 年认知心理学家和设计师“唐·诺曼”创造了“用户体验”这个术语;目前户体验被广泛关注。

我以人机界面设计师为起点,在每个阶段一直思考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

从字面上看,“用户”是目标,“体验设计”是手段方法,我理解的用户体验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运用设计体验的表达方式链接与用户的关系。

那设计体验如何连接用户呢? 举个例子,由远及近有位朋友走来,首先是远观:性别、穿着、身高、肤色等,这属于视觉层,然后离近:声音、性格、肢体语言等,这属于互动层,最后得出结论:高颜值、交流愉快、人不错等,这属于满意度层。

以上基本描述了通用设计流程,“人”指产品,“由远及近”指设计流程以及思考角度,“感知”指用户满意度。

a.视觉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 – 视觉设计 b.互动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 – 交互设计 c.满意度层产品本质体验层 – 用户研究 2 美图的用户体验设计 以美图商业化为例,我们支撑商业化 3 大业务(广告、增值、金融)的体验支撑,工作流程并无特别之处,但在广告业务中,由于我们同时负责多个平台设计,为了设计语言的统一,我们贯彻一个体系。

多种体验的设计方法,重点建设设计中台,强化组件库、设计文档、以及共享资源的基础建设,规范基调,在多元化设计的同时,不脱离主框架,保证了设计语言的统一和个性化。

3 用户体验的基础与卓越 用户体验基线我的理解是,保证用户体验稳定的系统框架,是进一步体验升级的基础。

目前由我们的设计中台作为顶层设计,建立以“多端设计/交互规范、共享资源、多端组件库”做为基线支撑,保证基本体验一致性和效率,设计质量由 UE/UI 评审把控。

在我看来,设计好坏无衡量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大家都在用心。

一名优秀的用户体验行业从业者,我更看重设计上的惺惺相惜。

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作品有趣、好玩,诚实,在思维(设计哲学)、技能(基本功)、点睛之笔(亮点)、腔调(个性)、节奏(规范)上,每个点都很恰到好处,也就是刚刚好的感觉,值得尊敬。

4 用户体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家战略大方向是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趋势。

根据中国用户体验行业发展报告显示,93.9% 的用户体验从业者,集中在 22 个行业,其中排名前六的依次是:互联网、广告创意、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

设计师人员增长最快的是,广告创意 +3.7%,数字娱乐 +3%,生活服务 +2.7%,物联网 +2.6%,新能源汽车 +2.6,人工智能 +1.3%; 排名增长最快的是,物联网今年 4 去年 9;人工智能今年 6 去年 10; 设计师在广告创意和数字娱乐,满意度最高;在金融、教育、硬件领域,满意度最低; 以上三维趋势我的感触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在全行业影响力逐渐扩大,技术驱动影响设计体验升级,中台设计赋能产品生态,人机交互多元化,这些都是挑战和机遇。

设计行业的职业选择 设计,在英文中叫 design。

除了“设计”,还可表达“规划”。

职场中职业规划一直很重要,想要不断进步就要找对方向,并且朝着那个方向不断努力。

结合用户体验发展趋势,以下几点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1.岗位构成目前用户体验岗位包括,交互设计类、视觉类、用户研究类、品牌设计类、工业设计类、前端开发、团队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及产品等。

建议以本身专业为基础匹配对应的职位,让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2.就业意向大型科技公司优先考虑,在稳定性(成就感)、学习环境(梯队)、薪酬体系(固定调薪)、平台影响力(知名度),有一定优势。

3.招聘需求由于疫情和数字经济新科技的冲击,企业招聘更严谨,中小企业招聘数量减少,大型企业招聘人数增加。

4.能力要求对人才的要求多元化、综合化,以专业能力为中心,也看重沟通力、协作力。

以上 4 点,贯穿于“新人、成长、成熟、衰退”的职业生命周期,侧重点因人而异,类似产品生命周期。

对于职场新人,在新人或成长期,选择优势更强的企业更好。

深耕设计,挖掘长板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和亮点,然后基于兴趣和能力,找到未来发展方向。

在行业中实现更多价值 1 团队文化的重要性 目前美图商业产品体验设计团队倡导:边走边唱,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源于阿里大文娱的前身优酷土豆,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喜欢的公司之一。

2012 年我亲历两家上市公司的合并,其中深刻体会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边走边唱是土豆核心价值观之一,表达的是:兴趣和事业完美结合,快乐工作;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是优酷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表达的是:一起成就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只有积极的文化,团队才有凝聚力和方向,构建团队才更有意义。

具体体现在: a.包容多样性的人员组合互联网新型设计成为主流,单一的技能远远不够满足目前的需求,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商业模式,驱动了设计的发展。

结合公司业务,升级用户体验维度是大趋势,丰富团队配置,大家的共同点可以产生共鸣带来稳定,差异点可以产生创意带来突破,然后可以和大家互相进步,就像找到了一个新家一样。

对于成员而言,有共同点的伙伴,就有更多的粘性和支持;有差异的伙伴,就有更多的互补和拓展。

b.开放性的沟通反馈倡导实事求是的沟通方式,有事不要一个人扛着,不要憋着,相互间的沟通除了了解项目进展外,还能深入了解成员的心态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增进信任。

c.透明型的协作方式协作的丝滑度,影响结果,透明型的协作方式能能大大提高效率。

记得刚管理美图商业产品设计团队时,沟通机制,相互间不知道在做什么,部门内吐槽严重。

调整后: 内部协作 采用项目协作平台,以利润中心为一级,同步项目、版本、设计/UE/还原,等信息至平台,全成员均能看到;通过项目协作平台甘特图能看到每个人在时间轴中的进展,管理者既能合理的安排工作,成员又能明晰目标和效率,一目了然。

外部协作 采用项目管理平台,一切需求由产品创建需求,详细描述和补充需求内容,统一分配给我,由我统一分配成员。

d.梯队型组织结构 建立小组,主/辅角色共同完成项目; 建立导师制,帮助和协助新人; 建立设计委员会,晋升、规范评审; 2 产品设计师的价值提升 在国外,很多优秀的公司都通过设计驱动,而国内设计师普遍话语权不高。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核心原因是,不直接产生商业价值。

现状是认为用户体验只是解决表象问题或单一问题、设计组织架构不独立、项目排期紧,优先压缩设计排期,不参与产品技术需求讨论,无法沉淀,同时还有职业天花板不高,久而久之话语权不高。

虽然目前国内倡导“技术驱动创造价值”,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崛起对商业价值影响更大,但也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从发展角度,设计师应升级为产品设计师,可以朝以下几点努力: 需要设计师们共同努力,扭转思维,拓宽产品设计范围(具备多角色能力); 加强品牌设计与商业的结合深度(产品定位和品牌设计的融合); 升级设计师的定位和标准(全链路的深度参与产品); 鼓励多元文化、创意的不同(突破看起来还好的设计); 举办专业设计行业峰会(布道前沿设计理念,提升全行业影响力),一起做到更好。

3实现自我成长的方法 设计是唯一让我持续做下去的事情,让我充满力量,我要更努力的做好这件事情。

入行初期没什么经验,那时信息也不发达,基本靠摸索前行。

第一阶段 主要是能力沉淀,为了提升长板,保证本职设计质量同时,专注于 icon 设计、形象 IP 设计、设计方法论,作品常在设计平台首页推荐,形象 IP 申请了国家版权,方法论开始结合项目实践,效果显著满有成就感,成长很快。

第二阶段 从优酷土豆开始,开始融入管理角色,管理和设计精力各占一半,非常忙,重点放在工作效率、时间管理、人员管理之间的平衡。

现阶段 精力放在管理精细化运作,最多时团队有 70 人左右,涵盖设计、交互、用研、客户体验、品牌、运营设计;思考用户体验设计如何与商业产品平衡,同时“中科院人工智能心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为对于设计的思考拓宽了维度。

自我成长与提升,不是比谁此时此刻比较厉害,比的是谁那口气咽的比较长。

本期的【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啦,感谢黄毅老师的分享。

相信大家通过此次访谈,对用户体验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大家有什么疑问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何利用“卡片式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总有一些新的设计趋势蓄势待发

现在谁又能忘记视差滚动这种设计手法呢?这种网页设计趋势从几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认可并关注这种视差滚动式的网页

而在诸多新兴的设计趋势当中,基于卡片的网页设计也开始在整个网页设计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对他认可的设计师和用户正在稳步增加

也许你对于曾经火爆一时的瀑布流还有印象,它也算是卡片式设计的一个分支,而最典型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是Pinterest,国内的花瓣和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用户打开这些网页的时候,他们会逐渐洞悉到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对于信息和内容的高度整合,也会逐渐折服于这种简单但优雅的设计方法

当然,卡片式设计并不止于此

而在你的网站中采用卡片式设计也有着足够的好处

信息架构与栅格系统 当你查看任何卡片式设计的时候,你是无法忽视整个设计中贯穿始终的栅格系统

每一个卡片的边缘都在整个设计中成为一套更大的栅格系统的一部分,他们在尺寸和间隙上保持着一致性与和谐性

毫无疑问,规则的栅格化系统是有助于整个信息架构的建立的

信息架构为网站创造一套智能化的规则和流程,访客可以更轻松地吸收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每一个页面的功能和目的,掌控整个网站

想想看,强调一致性的卡片式设计可以更好地引导用户的视觉

卡片的矩阵至少是按列或者按行对齐的,用户的眼睛可以沿着横向或者纵向有序地浏览

这种浏览方式可以让用户更快地找到对他们而言重要的内容

拿摄影杂志Contrastly举个例子

如果你顺着栅格来浏览卡片会让你意识到这种信息架构的重要性

和许多网站一样,最新的文章在上面,旧的文章在下面

新的文章通常更重要,而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是同样重要的文章

这样的浏览方式确保了信息的条理,也让用户阅读更顺畅,黏度也更高

图片的强相关性 我们不止一次听说“人是视觉动物”这个说法,而当我们遇上卡片式设计的时候,这个说法有了新的含义

提升用户体验的战略

卡片式设计让不同部分的样式设计趋于相同,在这种信息架构之下,同一个页面下的视觉的重要性令文案居于次席

这也使得图片成为了卡片式设计的重中之重,而研究也表明,图片可以更好的提升网页设计

高品质的照片,和出现人脸的照片能更好的提高网页的转化率

事实上,有几种常见的图片处理方式,可以提升网页的转化率

换句话说,强化图片使用后的卡片式设计的网站会对用户更有吸引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lexa网站排名中,Pinterest 在美国排到了第15名

看看Pinterest吧

当你在网站中搜索“美食”的时候,那些漂亮的照片和精心制作的美食会瞬间抓住你的眼球,你不会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下面的说明,高品质的图片赋予你以网站的第一印象,然后才是其他

提升用户体验 每个设计师都会告诉你用户体验最重要

而这也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该置于首位并且试图做到的

卡片式设计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广泛的认同和共鸣,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对于用户体验有显著提升

拥有优秀的用户体验的网站会让用户毫无挂碍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Dribbble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Dribbble作为知名的创意作品展示社区,它的设计师深谙卡片式设计的优势,可以让用户体验更简单直观,也更好

设计师们优秀的构思和精致的小样本就适合于展示,网站的卡片式设计和用户的诉求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最具吸引力的图片极为有效地抓住用户的眼球,网站的栅格式布局让每张图片都相对均匀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从而让用户最快地找到真正吸引自己的作品,然后他们会自然地点开图片,一探究竟

Dribbble在卡片式设计的基础上,调整每一个交互和细节,让用户以舒适而方便的方式来发掘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适宜于移动端设计 移动端流量超过桌面端流量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2015年仅美国一地移动端流量就占据了总流量的51%,而卡片式设计对于移动端的良好兼容性,使得它逐步成为大势所趋,甚至有取现有响应式框架而代之的倾向

相比于目前复杂多变的响应式网页设计,卡片式设计让内容更容易被消化,也可以让它们在移动端更轻松地显示

换个角度来看,屏幕上的卡片其实更像是手机和平板屏幕的简化抽象出来的

当然,卡片要一次性匹配所有屏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有了响应式设计的经验,这似乎也并不是一件难于实现的事情

这样一来,随着移动端市场份额的增长,卡片式设计的增长势头也不会减缓

并不仅仅是一时风潮 设计趋势这种东西,有的会长期成为众人所追捧的潮流,有的则在短暂的辉煌之后逐渐沉寂

卡片式设计更像是前者,一方面它是持续的进化之后的成果,另一方面它在这个移动端兴起的时代,呈现出实用而易用的显著优势,后劲十足的卡片式设计会在接下来越发流行

它提供了一致性的继续你想架构,充分运用用户对于清晰而漂亮图片的痴迷提升转化率

卡片式设计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使得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更容易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不论是出于需求还是由于趋势,它都将成为主流

坦率的讲,卡片式设计并不是特别新颖的东西,但是它的确为目前的设计诸如了一阵强心剂

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过时的,重要的是它是否有益与当前的设计,迎合时代的需求,能否带领你我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若对本页面资源感兴趣,请点击下方或右方图片,注册登录后

搜索本页相关的【资源名】【软件名】【功能词】或有关的关键词,即可找到您想要的资源

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右下角【在线客服】,谢谢支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kee8.cn/107235.html